必一运动·体育课挂科:一场关于坚持与觉醒的意外之旅
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进来,我盯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——今天35度,正是体育考试的日子。攥着篮球的手心全是汗,我反复默念着教练教的运球技巧:“低重心,手腕发力……”可一想到上周测试时球砸在脚边的狼狈样,心跳还是不受控制地加速。
操场上的塑胶跑道泛着热气,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考试项目。轮到我时,监考老师吹响哨子,我深吸一口气,运球出发。前三个杆还算顺利,可第四个转弯时,篮球突然弹跳起来,我慌忙伸手去接,结果重心不稳,整个人摔在了地上。抬头看计时器,已经超时五秒。“不及格。”老师的声音像块石头砸在我心上。
接下来的跑步测试更糟。刚跑两百米,肺部就像被火烧一样疼,双腿像灌了铅。我咬着牙坚持到三百米,最终还是停在了终点线前。看着记分表上刺眼的“59分”,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来。
那天晚上,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。妈妈敲门时,我听见她叹了口气:“你小时候多爱运动啊,每天放学都抱着篮球跑,怎么长大反而怕了?”这句话像根针,扎进我心里。翻出旧相册,照片里那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正举着篮球笑,那时的阳光比现在更暖,而我却把热爱弄丢了。
第二天,我在阳台支起篮球架。清晨六点,闹钟响起,我揉着眼睛穿上运动鞋。第一次晨跑只跑了五百米就喘不上气,但我没有停下。每天增加一百米,每周练习三次运球。一个月后,当我再次站在体育考场时,篮球稳稳地在指尖跳动,跑步也轻松了许多。最终,我拿到了85分的成绩单。
现在回想那次挂科,它不再是耻辱,而是一场温柔的提醒。原来体育课教我们的从来不是分数,而是在跌倒时学会爬起,在疲惫时懂得坚持。那些流过的汗、受过的伤,终将成为生命中最坚实的铠甲。
或许,有些成长必须经过“不及格”的洗礼,才能让我们真正读懂“坚持”二字的重量。就像篮球不会永远弹跳在你的手掌心,但只要你愿意一次次弯腰去捡,总会有触碰到篮筐的那一刻。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