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运动·跑道上的光:一个跑者的自我救赎
清晨的风裹着青草香掠过操场,我站在红色塑胶跑道的起点,指尖摩挲着旧跑鞋的鞋带——那双鞋帮已经磨破,鞋底沾着去年校运会留下的泥渍。远处,几个学弟正沿着弯道冲刺,他们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,而我,却像个局外人,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。
去年秋天的那场雨,彻底浇灭了我的热情。校运会男子3000米决赛,我咬着牙冲到最后一圈时,左膝突然传来刺痛,整个人重重摔在湿滑的跑道上。膝盖渗出的血混着雨水,洇红了白色的运动裤。医生诊断是半月板损伤,建议至少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。“你以后不能再跑了。”这句话像一把冰锥,扎进我心里。从那以后,我躲开了所有和跑步有关的事,甚至不愿经过操场。
直到上周,我在社区便利店遇见了张教练——那个曾带我拿过市中学生田径赛冠军的老教练。他推着购物车,里面装着几瓶运动饮料,看见我,眼睛一下子亮起来:“小林?听说你不再跑步了?”我没说话,低头摆弄手机。他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明天早上来操场,我给你看样东西。”
第二天清晨,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操场。张教练正在指导一群小朋友练短跑,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特别显眼,她跑起来像只小鹿,尽管姿势还有些笨拙,却眼神坚定。张教练见我来了,笑着递给我一张泛黄的报纸:“看看这个。”报纸上是我15岁那年夺冠的照片,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:“最年轻的市级纪录保持者”。张教练指着照片说:“那时候你说过,跑步是你的生命。现在,它还在吗?”
那天之后,我开始重新接触跑步。第一天,我只能慢慢走完400米,膝盖隐隐作痛,但我没有停下。第二天,我试着慢跑200米,第三天500米……我把每天的进度写在笔记本上,像小时候那样认真。有时候膝盖还是会疼,我就咬着牙,想着那个小女孩奔跑的样子,想着张教练说的话:“跑步不是和别人比,是和自己较劲。”
一个月后,社区举办了一场迷你马拉松,我报了名。比赛当天,天空飘着细雨,跑道有些湿滑。跑到中途,我突然感到左腿抽筋,疼得几乎站不稳。耳边传来观众的加油声,我想起去年摔倒时的绝望,又想起这一个月来的坚持。我深吸一口气,用手揉了揉小腿,一步一步地往前挪。终于,我看到了终点线,那里站着张教练和小女孩,他们举着牌子,上面写着“加油,大哥哥!”。
冲过终点的那一刻,我哭了。不是因为累,而是因为我终于找回了那个热爱跑步的自己。跑道上的光,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我曾经把它藏了起来。如今,我终于敢再次拥抱它,让它照亮我前行的路。
体育的意义,从来不只是奖牌和荣誉,它是我们在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,是在疼痛中依然向前的坚持,是每一次呼吸里都带着的希望。就像跑道一样,无论多长,只要我们不停下脚步,就一定能到达想去的地方。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