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运动·晋城体育馆:城市跃动的脉搏
当夜幕低垂,晋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时,位于市中心的体育馆总像一颗被点亮的心脏,在霓虹交织的天际线下格外醒目。那流线型的屋顶如展开的羽翼,金属框架上缠绕的LED灯带随音乐节奏变换色彩——红似火焰,蓝若深海,绿同春草——每一次闪烁都像是这座城市在呼吸,在回应无数人的期待。
这座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建筑,从设计之初便烙印着“绿色”与“共享”的理念。外墙采用透光率高达40%的Low-E玻璃,既保证自然采光减少能耗,又让内部训练场地始终沐浴阳光;屋顶安装的光伏板年发电量可达10万度,足够支撑场馆半年的基础用电。走进内部,挑高近20米的主馆空间豁然开朗,木质地板泛着温润光泽,可容纳6000名观众的座椅呈阶梯状铺展,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清晰捕捉赛场上的每一个动作。更妙的是,场馆地下层藏着恒温泳池与健身房,24小时向市民开放——清晨,退休教师们在此慢悠悠游上几圈;傍晚,年轻白领则在器械区挥汗如雨,将白天的压力尽数释放。
对晋城人而言,体育馆更像一座“情绪容器”。去年省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那个夜晚,全场座无虚席,球迷们的呐喊声几乎掀翻屋顶。当主队投进绝杀球时,有人跳上座椅欢呼,有人互相拥抱哭泣,连场边的记者都激动得忘了按快门。而除了体育赛事,这里也是文化盛宴的舞台:周杰伦的演唱会曾让整个场馆陷入荧光海,民族乐团演奏的《梁祝》则让古典旋律在钢架结构中回荡出别样韵味。最动人的或许是那些平凡时刻:周末的羽毛球联赛里,上班族们脱下西装换运动装,为每一次扣杀喝彩;寒暑假的青少年训练营中,孩子们抱着篮球跑过走廊,笑声撞在墙上又弹回来……这些细碎的温暖,让冰冷的建筑有了温度。
如今,晋城体育馆早已超越“运动场所”的定义,成为城市精神的名片。它见证过运动员突破极限的瞬间,也包容过普通人追求健康的日常;它收纳了胜利的狂喜,也接纳了失利的泪水。就像一位老居民说的:“只要听到体育馆的喇叭响,就知道这座城市还在热气腾腾地活着。”或许正因如此,无论岁月如何流转,这座建筑始终站在那里,用每一次灯光闪烁、每一阵掌声轰鸣,告诉所有人:这里是晋城,这里有永不落幕的热爱,有永远向上的力量。
留言: